2007年,一位河南村支书猝死新疆,遗体接回,全体村民痛哭迎接

2007年1月19日,在连霍高速公路陕豫两省交界的河南一侧的出口,十几位村民正在焦急地等待着,突然,一辆汽车从出口下来,村民立即同时大哭:“张书记,俺们接你来了!”十几名村民乘车陪护着这辆车向三门峡市开去,在西站站口,又有200多…

2007年1月19日,在连霍高速公路陕豫两省交界的河南一侧的出口,十几位村民正在焦急地等待着,突然,一辆汽车从出口下来,村民立即同时大哭:“张书记,俺们接你来了!”

十几名村民乘车陪护着这辆车向三门峡市开去,在西站站口,又有200多村民等在那里,在人群的前面,拉着一张横幅,上写:“咱们的好书记回家了”

汽车驶近了陕县张湾乡关沟村,刚到村口,1000多名村民迎候在那里,他们打着横幅,上面写着:“咱们的好书记回家了” “旧村换新颜,风范记心间”“好书记,一路走好”。

2007年,一位河南村支书猝死新疆,遗体接回,全体村民痛哭迎接

(千人迎接张同康)

汽车离人群越来越近,村民立即爆发出痛哭的声音,有的村民甚至哭晕在地上,在场的村民无不流泪。

原来车上拉的是关沟村的村支书张同康的遗体,他为了村民的事业因公殉职。那么张同康为何如此受到村民的敬爱,他的去世为何如此牵动全村村民的心呢?

关沟村是一个移民村,张同康在1999年当选村支书的时候,全村1600多人,人均只有3分地,村民生活非常困难。村民吃饭都成了问题,至于村里的公共设施就更谈不上。

2007年,一位河南村支书猝死新疆,遗体接回,全体村民痛哭迎接

图文无关

张同康是一个很有经济头脑的人,在当支书之前,他就靠勤劳发了家。

张同康卖过炒瓜子,搞过养殖,办过预制件厂,后来他又开办了沙石场。当上村支书的张同康,想的不是自己继续发财,而是如何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。

张同康召集村干部开会讨论,梳理出一条改变关沟村落后面貌的思路:那就是首先要发展经济,为此就要广开经济发展渠道,大力进行劳务输出。

村里的土地少,他就带领村民开发土地,从2000年开始,经过5年努力,他和村民就通过平整废弃的厂矿、宅院和废砖瓦厂,为村里新增四五百亩土地,这些土地很快就变成了良田。

2007年,一位河南村支书猝死新疆,遗体接回,全体村民痛哭迎接

(张同康在会上发言)

村里地少劳力多,他就积极发展运输业。搞运输需要投资,他就帮助村民跑资金。

一位名叫范铁牢的村民想买一台装载机,但是他没有这么多资金,张同康就亲自替他担保,从信用社帮他贷款30万元。

在张同康的推动下,关沟村的运输业非常兴旺,共拥有300多辆汽车、拖拉机等各种车辆,另有16台装载机,9台挖掘机。有22户村民人均收入超过了万元。

张同康还积极推动村里的劳务输出。他跟县市劳务部门建立联系,积极给村民寻找工作机会。他联系了60多名村民到三门峡市的烟草公司去工作,每位村民每月就能赚到360元的工资。

2007年,一位河南村支书猝死新疆,遗体接回,全体村民痛哭迎接

图文无关

张同康还到新疆联系种棉户,介绍村民帮助种棉户采摘棉花,村民一年能干两个月的活,每人就能赚到3000元钱,一位60岁的大妈也去摘棉花,一年也能拿回1700多元。

经过张同康的积极努力,他帮助村里几百名村民找到工作,有人打工,有人经商。

张同康为了村民四处奔波,跑遍了全市、全省乃至全国的很多地方,他出门都是开自己的车,烧自己的油,吃饭住店都是自费,村里的会计说,张书记从来没有报销过车旅费。

2001年,他在郑州学习期间,听说科研所有一种从引进的萝卜,品质好,产量还高,他就买了些种子,拿回村里让种田户试种,他对村民说,成功了,是你的,不成功种子钱归我出。

2007年,一位河南村支书猝死新疆,遗体接回,全体村民痛哭迎接

萝卜

曹月娥家种了2亩萝卜,共赚到2000多元钱,当曹月娥要给张同康100多元的种子钱的时候,张同康摆摆手,说,不用给了,你不是有点困难嘛,就算我帮你了。

张同康当支书的时候,接过来的是个烂摊子,村里的路是土路,一下雨泥泞不堪。自来水管网已经坏掉,村民吃水需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担水,水质很不卫生。

村里的小学校破败不堪,教室成了危房。村里因为欠缴电费,已经断电很久,村民连照明都用不上电。

张同康首先垫交了2万元的电费,让供电部门先给送上电。他又召集干部开了一个专门会议,制定了电费收缴制度,明确电价,规定所有村民不论是干部群众任何人不得搞特权。

有了制度,村民都按制度交费,断电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。

2007年,一位河南村支书猝死新疆,遗体接回,全体村民痛哭迎接

图文无关

张同康还对村里的财务制度进行改革,对村里和各组的账目进行清理,并形成按月公布账目的惯例,从村到组各项花销明明白白,让干部工作安心,村民放心。

上任之初,张同康就提出要修路。他首先捐资3000元,全村干部群众纷纷跟进。

从修路第一天起,他就天天守在工地上,每天都忙到深夜才回家。经过半年多的努力,一条5公里长的公路修成了,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。

为改善村小学的办学条件,张同康首先捐款2600元,并多方筹集资金70万元,建成了一所花园式学校。

张同康还为学校老师每年安排一次免费体检,每逢年节,他还要给老师们发福利,并自掏腰包给老师发奖金。

2007年,一位河南村支书猝死新疆,遗体接回,全体村民痛哭迎接

农村小学 图文无关

为解决村里吃水难问题,张同康又筹资20万元。他向上级有关部门请示,并请来有关技术人员,设计建成了一座水塔。

供水管道老旧,他就重新建立新网,把干净的自来水送到每一户村民的家中。

张同康还非常重视村民的文化生活,在村里建了文化大院,置办了图书和一些活动器材,他还利用文化大院,对村民进行各种技术培训,把文化生活和经济活动结合起来。

张同康带了一个好班子,他领导下的村干部是最清廉的干部,他和一些干部出差,吃饭只吃面条,有时候奢侈一点,就喝碗羊汤。接待外来的客人,不能太寒酸,他就自己掏腰包。

2007年,一位河南村支书猝死新疆,遗体接回,全体村民痛哭迎接

图文无关

张同康不仅不沾村集体的便宜,他还常常倒贴。

修公路需要用沙子和石子,他有现成的沙石场,但是村里用沙石他却不收钱。他想给村里节约费用。光这一项,他就给村里节省几十万元。

村里的邻居要盖新房,沙子和石子也都用张同康家的,很多邻居的钱他都不收,他说,大家条件还不是很好,总不能叫乡亲们拉饥荒盖房子吧。

村民孙国伟患急性阑尾炎,需要住院手术,一时交不上手术费,找到张同康,张同康当即拿出800元给他,这笔钱一直都没有还给他。

杨宝屯患上了脉管炎,失去行走能力,到医院看病,医生说不治就要截肢。但要治需要一大笔钱。

2007年,一位河南村支书猝死新疆,遗体接回,全体村民痛哭迎接

沙石厂 图文无关

张同康知道后就召集干部开会,在会上,他带头捐款,并号召全体村民伸出援手,最后筹集到了医疗费,保住了杨宝屯的腿,杨宝屯逢人就说张同康是他的大恩人。

村里有三名智障村民,张同康每逢年节,都要给他们置办粮油和衣服。

一位村民,跟老婆吵架,老婆生气喝了农药。这位村民没钱给老婆治疗,正着急的时候,张同康知道了,送来了1000元钱,才让这位村民救回老婆一条命。

2007年,一位河南村支书猝死新疆,遗体接回,全体村民痛哭迎接

图文无关

张同康为了关沟村的发展和村民生活操碎了心,在去世前,他在新疆给村里联系到一个大项目。

在新疆新和县,有几十万亩荒地需要开垦,而每开垦一亩土地,就能得到300多元的费用。他认为,关沟村不缺劳力,这个项目适合关沟村。

2006年11月底,张同康来到新和县,跟当地有关部门签订了1.2万亩的合同。签完合同,他就火速回村,带了25名村民同时带了4辆铲车就来到新疆。

2007年,一位河南村支书猝死新疆,遗体接回,全体村民痛哭迎接

(新疆荒地)

开工之前,他先给村民约法三章:一是尊重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;二是不酗酒,不吸烟,爱护环境,不随地乱丢垃圾;

三是不要打扰当地老乡,老乡有困难要全力相助。他还告诫村民,我们不仅代表我们自己,更代表河南人民,我们不能丢河南人的脸。

张同康既要操心,又要跟大伙一起干活,他的身体出现了异常,他胸部感到非常难受,有时甚至说不出话。村民们发现以后,就强行把他送进新和县医院。

但是张同康哪里躺得住,就从医院偷偷跑回去。当地的交通条件差,他坐了一段公交车,又跑了35公里才回到工地。

他抱病工作,身体实在吃不消,村民看他面无血色,就要送他回医院继续治疗,但张同康却说,没事,我身上有药。

2007年,一位河南村支书猝死新疆,遗体接回,全体村民痛哭迎接

图文无关

同年12月,张同康又跟当地谈成了一个14万亩的大项目,双方约定到阿克苏谈生意。

那里没有通阿克苏的公交车,他就搭顺风车先到新和,然后又拦车去阿克苏,但是他搭的车子半路坏了,他只好步行前往。

天寒地冻,他几乎冻死在路上。但最终他还是按时到了阿克苏。

2006年元旦前,他从新疆返回,准备带更多的村民去开荒。1月9日,他就又来到新疆。到新疆以后,他忙得每天只能睡两三个钟头的觉,每天只吃一顿饭。

1月15日,他应约去谈那个大项目,忙得连饭也没吃,当天就赶回工地。

1月16日,村民杨铁锁发现张同康脸色铁灰,一问,张同康说他现在很难受。大伙赶忙送他去医院,但送到新和医院以后,医生虽然进全力抢救,也没有挽救张同康的生命。

2007年,一位河南村支书猝死新疆,遗体接回,全体村民痛哭迎接

(全村村民为张同康痛哭)

就这样张同康的生命永远定格在48岁,他为关沟村人民耗尽了最后的心血。

1月21日,关沟村和所在的张湾乡为他举行了追悼会,追悼会上,全村同辈,很多村民哭得撕心裂肺,他们就像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一样。

张同康,一位优秀党员、村民的好支书、人民的好儿子,就这样离开了他深爱的关沟村,离开了他深爱的村民。但他却没有死,而是永远活在全村人的心中。

声明: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,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,投稿号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。

(0)
上一篇 2022年9月30日
下一篇 2022年9月30日

热点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