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实版“扫地僧”是怎样练成的

维 辰

“这叫嗢怛罗曼怛里拏洲,那叫舍谛洲,下边还有遮末罗洲、筏罗遮末罗洲、提诃洲、毗提诃洲……”近日,颐和园保洁员张旭为游客介绍四大部洲的“贯口”视频刷屏网络,引发关注。

视频中,张旭手持扫帚和抹布持续“输出”,向游客介绍建筑群八小部洲、九山八海等知识点,引得手捧介绍书籍的游客啧啧称赞。有网友说这是真正的“高手在民间”,也有人说这才是现实版的“扫地僧”。一位资深国家高级导游评价,“张师傅介绍了建筑本身,还把建筑背后的含义、历史、美学等讲得一清二楚,比书上细多了”,业内人士的认可,也验证了张旭担得起“扫地僧”的名号。

佶屈聱牙的建筑名称,不一定被专业人士讲透,却被一名提着扫帚和簸箕的保洁员说得清清楚楚,这样的“反差”无疑引人关注。国庆期间,因对“凤穿牡丹”“云肩”等知识信手拈来而走红的郑州博物馆保洁阿姨是“扫地僧”;诗词大会夺冠的外卖小哥也是;逆袭上北大的北大保安同样是……高手在民间的故事还有许多。评论区中,有调皮的网友打趣道,“懂了,这启示我们就算当保洁员也要去文博单位”,说出了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作用。

从另一个角度想,若张旭将颐和园的古建筑视为一堆堆大同小异的砖头瓦块,而非“一个个积淀着厚重文化而且开口说话的朋友”,将保洁工作视为一个枯燥的体力活,而不是“与古建筑充满禅机与灵性的对话”的机会,扫完地下班得了,又怎会成为“颐和园扫地僧”?郑州博物馆保洁阿姨同此理。北大保安故事中,能逆袭神话的也只是极少数,大多数人过的都是平凡一生。可见,良好的环境,需要结合身处其中之人的觉醒与行动,才能最大限度达到“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”的效果。

普通人身怀高超本领的故事,既是在一次次声明,学习的门槛往往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高。同时也强调了,要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,需要兴趣也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。良好环境的作用,是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,而变“要我学”为“我要学”“我爱学”,才能铸就大隐隐于市的民间高手。张旭从小耳濡目染对各种建筑感兴趣,在业余时间喜欢遍览各种古建有关的书籍,然后一点点进行研究对比,再到颐和园进行实地验证,是将兴趣与学习相结合,以学习为乐事;“北大保安第一人”张俊成的学习也是自觉、主动的。有的人以学习为苦事,自然很难持之以恒,有的人学感兴趣的事、感兴致地学,乐在其中,终身学习也就不是什么难事,谈不上什么“坚持”。

“扫地僧”,是一种以乐助学、以学为乐的较高层次境界。普通人若能发现自己的兴趣,沉下心来,找到日常工作生活与学习融为一体的状态,终身学习、韧性成长,也可能成为下一个“扫地僧”。

声明: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,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,投稿号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。

投稿号的头像投稿号注册会员
上一篇 2023年10月12日
下一篇 2023年10月12日

热点推荐